娉曞緥鐭ヨ瘑
民营企业如何以法律维权?
日期:2015-9-18浏览:8411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社会经济法律关系中的社会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各个企业只有实力大小之分而无高低等级之分。企业的经营者――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如果学会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强健自身,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建立起有效的经营机制,将会掌握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企业建立依法维权的机制,从宏观上看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客观需要及落脚点,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企业自身管理的微观方面来看,其必然性表现为:  
 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必然。企业改革的目标就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并不是简单的企业易名行为,而是要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涉及许多与法律有关的事项,包括企业的设立、兼并、分立、联营的决策;企业的承包、租赁、参股、拍卖的决策;企业的技术引进、转让、外资引进、对外贸易的决策;企业的招标、投标、工程承包的决策等等。如此错综复杂的纵横向关系,实质都是一些法律关系,再加之目前也正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和健全的时期,理顺这些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对企业经营决策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是企业对其全部资产实现有效管理的必然。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产权关系明晰,确立法人财产权。法人财产权就是将企业人格化,使企业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法人财产权已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有形资产外,还有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拥有量已是衡量企业技术实力、商誉形象的标志,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力的体现。由于无形资产的不可见性,企业只有利用法律手段,才能实施对其的有效管理。例如:天津汽车工业公司为天津大发大作广告宣传时,而被日商在我国注册了大发商标,最终使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几年来创名牌的努力化为乌有,不得不以华利及后来的夏利做为本公司的商标。
三、是企业理顺劳动关系、提高职工积极性、对企业实施强化管理的必然。在企业中,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也是一种合同关系,而且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合同关系。随着住房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员工对企业的依附性及企业对员工的制约力都会大大下降。因此,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在法的基础上,企业任何管理制度都应于法有据,否则企业内部的管理就无法从严,甚至可能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那么就无员工的积极性可言,企业就更无活力可言。  四、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就要同政府、企业、社团、个人之间发生各种社会经济关系,这也就会涉及种种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受国家制度的保护,具有强制性,时效性。如果企业不懂得用法律维权,就会失去主动权,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在我国驰名的英雄钢笔,因被日本、印尼、尼泊尔等国客商抢注了商标,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正是没有充分利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定,而痛失了域外商标权。
 
 民营企业是否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武装自己并不是以设置相应的部门和人员为标志,而是以其是否在生产经营中发挥了真正的保驾护航作用和功能为标志。即是否真正的依法进行经营决策、理顺管理层次和环节、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标志,来体现企业是否建立了依法治理的机制。法律的武器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应发挥如下职能:

 一、预防职能。一是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在企业内部的贯彻实施,维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依法治企服务;二是通过参加企业管理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针,长远和年度计划等进行法律可行性论证,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合法性;三是抓好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企业进行经济往来,实现经济目的的手段,同时也是企业发生纠纷的起源,抓好合同管理就可以有效地防患于未然;四是参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审查,使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合法可行。

 二、教育职能。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的法律适应能力。重点要对决策层、操作层进行宣传和培训。通过介绍和宣传新公布的法律、法规,通报已发生的案例及其他企业的典型案例,使企业的经营活动与我国的法律、法规相适应,并及时吸取反映出来的教训,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对操作层要注重培训他们对具体法律事务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如,培训合同承办人员的签约能力、如何预防受骗等,使整个企业的全部活动在每个环节上做到合法而有序。

三、决策职能。研究企业经营开发、技术开发中的新法律问题,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法律依据,辅助企业决策;依法有效地保护企业的商业、技术秘密,有力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依法对本企业生产经营方针、长远和年度计划、重大技术改造引进项目、工资调整、财务预决算、自有资金分配和使用方案等提出法律意见。并开展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法律咨询,保证企业决策的有效实施。
  
四、诉讼职能。诉讼,往往来源于各种合同关系的约定不明和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矛盾激化。随着企业内部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往来就会事实更加清楚,关系更加明确,这就更易化解各个主体之间的矛盾,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讼累;同时,在参与诉讼活动过程中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将得到更好的维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发挥保驾护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