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热夏日,豫皖情浓。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安徽省河南商会举办庆祝建军98周年座谈会,邀请二十多位在皖豫籍军人李长在、袁同海、赵连才、江献军、闵晓红、左东升、李忠、赵国子、赵恩、张金友、段庆、郑德林、赵伟三、杨永成、张瑞军、张自香、刘振、王晓峰、余秋里、易善荣、李前进、王奇、陈果一行二十余人与豫籍老同志展岩,党支部书记、会长段猛,监事长宋士波,执行会长雷鸣、李志远、徐远军,常务副会长、合肥市南阳商会会长唐斌,副会长张艳,副秘书长李长奎及青花郎安徽办事处合肥综合渠道城市经理裴程超等,欢聚一堂,重温峥嵘岁月,共庆属于军人的光荣节日。现场洋溢着浓浓的乡友情、战友情。
段猛代表安徽省河南商会向各位老首长、老领导及军人致以节日的问候。他说,98载峥嵘岁月,人民军队用忠诚与热血铸就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一朝穿戎装,终生铸军魂。在座的各位虽已脱下军装,但你们镌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熔铸于血脉的纪律意识、淬炼于战场的奋斗精神,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商会中的退役军人会员始终保持“退伍不褪色”的本色,在各自领域敬业奉献、发光发热,续写军人担当。商会每年坚持举办庆祝“八一”建军节活动,既是精神的传承,更是力量的凝聚。商会今日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在皖党政军团领导的深切关怀与鼎力支持,离不开各位老首长、老领导的殷切指导和无私帮助。商会永远记得!谢谢你们!
我们要当好“红色基因”传承者,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光荣传统融入企业文化。在经济战线上,以求真务实作风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商会建设和企业发展实处。让我们以此次联谊活动为契机,永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精神,携手谱写“军民团结”的温暖篇章!
裴程超代表郎酒公司向各位军人表达节日诚挚的祝愿。他细数郎酒基因里的红色文化,讲述四渡赤水劳军佳话。作为壮行酒,郎酒伴随将士们出征,见证他们用忠诚与热血铸就的丰碑。军人的坚韧品格早已融入郎酒自身血脉,从艰苦创业到香飘四海,郎酒发展的足迹,映照着人民军队走向胜利的辉煌征程。这份在战火中淬炼的情谊,如美酒般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醇香。百年郎酒生生不息,千年工艺代代传承。“酿好酒”是郎酒的使命,借此机会,与各位军人,品味佳酿,欢度佳节。
多位退役军人代表踊跃发言,分享当年从军报国的感人故事。有人讲述着训练场上的惊心动魄与生死相依,有人回忆在连队的艰苦岁月,有人讲述转业后扎根地方建设的点滴经历。发言中,“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信念被反复提及,生动诠释了老兵们永葆军人本色的初心。
李长在代表军人向安徽省河南商会对军人的关怀表示感谢。他说,每当“八一”建军节临近,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飞回那段热血沸腾的连队时光。他分享两次印象深刻的排弹经历,从老兵身上学到的精神受益终生,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那段身披戎装的岁月,仿佛一把淬火的利刃,锻造了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了坚毅的性格底色。这一切,成为我们终生受益的宝贵财富。无论身在何方,年纪几何,融入血脉的军人情怀,始终澎湃如初,胸膛里跳动的那颗“兵心”,从未冷却。坚信任何困难都会解决,面包会有,牛奶会有,一切都会好的。
袁同海感谢商会对军人的关心与爱护。他说,作为一名军人,无上光荣。那个年代,一句“党和人民这么培养我,我一定要好好干”凝聚着军人最朴素的忠诚与担当。部队教会了我们服从命令、敢打硬仗,回到地方,这份精神同样管用!从军营的训练场到地方战线,身份在变,战场在变,但那份“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雷厉风行的作风从未改变。我们要时刻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尤其要起到表率作用。希望在皖的豫商企业家发扬军人的作风,传承子弟兵的优良传统,把各自企业发展好,把安徽省河南商会建设得更好。
赵连才表示,当了一辈子兵,79年调到省军区,在卫生战线干了几十年。回首往昔,最深沉的情感莫过于对党、对部队的无尽感恩。这身军装,这座军队大熔炉,塑造了自己毕生的轨迹。军队这所大学,塑造的远不止军事技能,还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方法、持续学习的能力、踏实肯干的品质。军营里,那股昂扬奋进、纪律严明、作风硬朗的正气,滋养身心,成为医院工作的岁月里从未褪色干事创业的坚实底色。这份来自军营的锤炼与馈赠,终生铭记。
杨永成讲述了在史河滋养的土地上成长的经历,用半生时光在军旅与地方建设中绽放光芒。在部队工作及地方建设中,斩获无数荣誉;退休后加入合肥市关工委,为慈善公益事业奔波;担任合肥市固始商会秘书长,为家乡建设作贡献。从迷彩阵地到公益战线,从中原故里到江淮热土,他用六十载春秋诠释着“浪花精神”的真谛——既要有奔涌向前的勇气,也要有润物无声的坚守。当军魂之光与中原文化交融相织,这位永不退休的老兵,正以躬身践行的姿态,在新时代书写着属于奋斗者的故事。史河之水汤汤东去,而那朵奔腾的浪花,永远向前。
张金友高度肯定了安徽省河南商会以“家文化”旗帜,凝聚在皖豫商力量,抱团发展的创新实践。作为军人,对军队、对战友的情谊很深。正是部队点亮了理想与信念的明灯,成为支撑一生风雨兼程的强大精神支柱。这身烙印,是毕生的骄傲。他回顾了与商会成员结下的深情厚谊,并表态将一如既往关注商会发展建设,同时也愿竭尽所能,为商会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闵晓红动情讲述了那段火热的军旅生活。15岁应征入伍,在火箭军部队度过了整整十年青春岁月。这段非凡的经历不仅锤炼了意志,更让她在军运会赛场上大放光彩,荣膺女子射击比赛二等奖。军营生活不止训练场的汗水,战士们还投身于自力更生的生产劳动。当时,每人每天的生活费用只有4毛5,但战友们齐心协力,开垦农田,改善伙食,展现了军人的坚韧和自立。老兵们都是活雷锋,是学习的榜样。在这些可敬的老兵身上,学会了顾全大局,学会了以乐观向上的态度直面挑战,更懂得了迎着困难也要勇往直前的信念。正是部队这座大熔炉的千锤百炼,塑造了今天更为坚韧、更有担当的自己。谈及当下社会对军人的关怀,她特别表达了对安徽省河南商会的由衷感激,商会不间断地为军人举办生日会,这些看似细微却饱含深情的举动,让她深受感动。“这份尊重弥足珍贵,我们军人更要弘扬正气,对得起这份尊重。”言毕,老兵闵晓红以一个标准的军礼,向所有关爱军人的组织与个人致以崇高的敬意。这庄严的军礼,无声地诉说着她对军营的无限眷恋和对军人荣誉的永恒守护。
乡音与军魂,在这一刻完美交织。老兵们的故事,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他们用一生践行着铮铮誓言,无论身着戎装还是扎根乡土,融入血脉的忠诚、担当与奉献,永远是他们最闪亮的徽章,也是激励我们前行的磅礴力量。致敬军人!致敬荣光!
特别感谢青花郎安徽办事处及安徽阿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